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处理好六大关系

发布者: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19-09-10浏览次数:198

教育强则国强。为进一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履好职尽好责,不辱使命,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正确处理六大关系。

一、需要处理好定位与功能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立足新时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既不能背离其“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的本原目的,更不可脱离现实社会,只有科学准确地厘定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历史方位和功能,才能扩展视野、丰富内涵。

从纵向出发,积极建立历史思维导图,准确把握发展机遇,为思政教育的深挖、细耕导航。在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中,我们要理性标记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要深切关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价值;在思政教育中,我们要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近代170多年奋斗史、新中国70年建设史、改革开放40年实践史中明晰精神追求,探寻民族基因,寻找成功密码,我们要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寻求现代化途径、解决人类问题的历史视野中,树立价值标识,标刻文化理路。

从横向出发,要科学绘制发展关系导图,全面应对挑战,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拓展按键。适应新形势、面对新考验、满足新要求,思政教育要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中,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掘自身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内在关联,积极调适教育转型与个体成长的融合统一,在技术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出理性判断和精准选择。推进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就是要明晰在历史思维导图和发展关系导图中确认自身功能和时代使命,着力培养具有坚定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真正本领、具有担当奉献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二、需要处理好主体多元与协同育人的关系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目标、内容、载体、方法等维度不断尝试现代转型,日渐走出了固定化、条目化、抽象化的僵局,将时代课题科学定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视野。

一方面,立足人本抓教育,明确多元主体趋势,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题中之义。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曾不同程度存在“施教困境”,如专业之间缺乏联动、课程之间缺乏支撑、人员之间缺乏协助、地域之间缺乏互通、形式之间缺乏互补等等。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于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在增强自身思想性、理论性的同时,积极推进改革,直面学生困惑,发掘教育资源,充实精神养料,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活化”。实践表明,新时代思政教育应继续探索建立从专职到兼职、从一般教师到管理人员、从校内到校外、从网下到网上的多维度主体联动机制,推进全员参与、同向同行的大思政主体格局建设。

另一方面,立足人本促发展,确立协同育人机制,这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应然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既强调“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也强调“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为此,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应从格局到内容、从形式到环境,积极探索当代思政教育的空间拓展与流程再造,实现融合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模式。实践证明,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联动,打破了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科学对接,拓展了教育渠道;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科学互补,进一步践行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要求。

三、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落地落细的关系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部门的齐力奋进下,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获得感不强、针对性不足、吸引力不够、实效性不高等问题仍旧存在。为推动新时代思政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客观要求,需要进一步处理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与落地落细之间的关系。

第一,要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视野进行思考,顶层设计思政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整体话语表达体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课堂、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乃至自我教育等环节入手,构建支撑育人目标实现的整体机制。

第二,要从更基础和更具体环节展开探索,真抓实干,落到细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着眼学生、抓好基础,是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关键。只有着眼学生的真实所需、立足实践的客观之实、针对任务完成之细,才能做好基础资源和条件的挖掘、利用与转化,才能以高度的自觉促进顶层设计与具体工作的有效对接、顺利完成。

四、需要处理好理论传导与实践展开的关系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赋予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以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出现的新变化,思政教育工作在“德才兼备、德育优先”中更显重要。因而,准确把握理论传导与实践展开的关系,积极推进立德树人工作、丰富人才培养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核心议题,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提供选择和哲学思考。

第一,理论传导必须传导党的理论,高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用新思想武装全党。因为旗帜就是方向,就是形象,就是力量,就是信仰。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而展开。无论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还是思政教育对象,都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无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都要根植于中国大地,厚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始终坚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展开。立足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要义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维护“两个核心”,突出政治性,强化价值性。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实验设计,突出临场体验。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对青年强调:“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实践育人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科学规划、有效组织、积极推进实践育人工作,链通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课堂,突出现场体验,探索仿真实验,开辟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更新的实践实验活动载体和途径,完成思政教育新的空间转换与模式跃迁。

五、需要处理好思政教育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后,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供需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难以做到识别每一个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新时代思政教育只有解决好供求关系,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一方面,强化与加大思政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力度,精确判定,精准供给。“精准供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方,其核心是创新供给结构,引导和刺激需求,解决供需矛盾。“精准供给”思维对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开辟着新的思路和方向。从供给侧入手,优化教育供给体系、统筹教育供给资源、优化教育供给方式,将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另一方面,提升思政教育需求管理水平,学习学会创造需求、引导需求。从现实出发,实现“精准供给”的前提是明晰受教育对象的需求和关切,建立“需求侧思维”才是新时代思政建设的重点。在前沿技术的帮助下,教育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空间和庞大工作量的限制,通过对已掌握的显性和隐性教育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挖掘与发现每个教育对象的需求,并在分类分层后存入数据库。不言而喻,教育者只要控制数据库,就掌握了不同对象的需求,并且这种数据库资源随时都在扩充,以便方案的制定、修订和校准更及时更富针对性。立足学生的现实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准确定位的着力点,把握供需关系,有助于思政教育找准契合点、刺激敏感点、燃爆兴奋点、升华结合点,及时回应学生的成长困惑,真正感召学生,赢得学生。

六、需要处理好内容提供与智能化表达之间的关系新时代,要求思政教育进行复合性选择,从内容驱动、数字驱动、网络驱动和智能驱动等维度发掘创新点,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以及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发展。

一方面,思政教育必须以“内容为王”。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要注重内容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形式服务内容,万变不离根本,守正才能创新。思政教育改革的前提是明确政治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的根本,思政教育创新的原则是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只有坚守理论立场,才能促进资源转化,才能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要从精准到智慧。网络信息时代,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只有立足于特定的时空境遇,积极创建科学化的实践场域,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才能为思政教育的发展理路带来新的突破。关于精准思政和智慧思政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再一次验证了数据驱动教育教学的技术张力。以数据为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大数据支撑、集体研判、区域协同的智联预警系统,制造着也重塑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了精准思政与智慧思政的范式转换,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进路。

总之,新时代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还要牢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遵循“八个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六个关系,一定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